1. 客服熱線:400-615-8698
          多特蒙德中文

          互聯網金融爲何興於美國而盛於中國?

          2014年10月30日 TAG: 本站

          互聯網金融爲何興於美國而盛於中國?


          來源:《中國金融電腦》雜誌


          在中國,互聯網金融已經是時下的潮流,這種互聯網技術與傳統金融相結合產生的金融創新產品爲何會興於美國但卻盛於中國呢?本文意在對比互聯網金融在中美兩國的發展歷程和態勢,重點對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進行SWOT分析,探討其機遇和挑戰;最後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方向做出了積極地預測。


          近年來,隨着互聯網技術的普及,第三方支付、互聯網理財、P2P網貸平臺等新型金融業態不斷涌現,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勢頭十分強勁。有人認爲,互聯網金融企業是鑽政策的空子,是暫時性的野蠻生長,走不很遠;還有人則認爲,互聯網金融模式對金融機構的傳統經營模式、服務方式和產品體系提出嚴峻挑戰,有可能將會代替商業銀行成爲新金融格局的主角。在未來,對金融行業來說,互聯網金融究竟是吸血鬼顛覆者還是小夥伴?筆者認爲需要從梳理互聯網金融的源起、發展脈絡和優劣勢來分析、探討。

          一、互聯網金融的源起

          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技術和傳統金融相結合的一種金融創新,最早發源於歐美,典型代表是美國。

          1.美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軌跡

          在證券方面,以美國1975年的傭金自由化爲契機,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直接催生了一批互聯網券商。這些互聯網券商通過較低的傭金來吸引客戶,並提供資產管理等業務。目前,互聯網券商也已經成爲美國證券行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在銀行方面,美國1986年完成了利率市場化,利率市場化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沒有營業網點的互聯網銀行成爲可能。由於甩掉了傳統營業網點的成本包袱,互聯網銀行能夠提供有競爭力的存款利率,而在貸款方面則能夠面向細分市場進行專業化管理,使得互聯網銀行成爲美國銀行業的一支重要力量。20世紀90年代,美國的互聯網金融經歷了一個緩慢發展的時期。進入2000年之後,互聯網金融開始加速發展,大型金融機構利用互聯網推進金融業務,互聯網金融的創業企業開始大規模出現。2005年之後,P2P和衆籌模式的誕生和成功發展,以及美國通過JOBS法案,標誌着互聯網金融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從美國經驗來看,網絡技術發展、金融監管放鬆、信用體系完善、法律完備都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重要因素,但是P2P、衆籌、網絡保險、第三方支付等創新模式規模都很小,與龐大的傳統金融行業相比簡直微不足道。

          2.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歷程

          2005年以前,國內各大銀行、券商、保險公司逐步建立自己的網站,藉助互聯網渠道,把業務搬到網上,開始傳統金融的互聯網化。

          2011年,人民銀行開始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機構進入了規範發展的軌道,互聯網與金融的結合開始從技術領域深入到金融業務領域,互聯網金融概念逐步被人們所接受。2013年,以互聯網支付、P2P網絡借貸和衆籌融資爲代表的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展示了互聯網金融未來巨大的發展空間。以餘額寶爲例,20136月阿裏巴巴公司推出餘額寶,據天弘基金2014年一季度報表顯示,餘額寶對應的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規模爲054萬億元(人民銀行發佈的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143月末,我國居民儲蓄存款爲5004萬億元)。餘額寶推出10個月吸收資金規模接近居民儲蓄存款的1%,銀行理財產品的10%,引起大量銀行存款搬家

          3.中美互聯網金融發展差異分析

          爲什麼美國的互聯網和金融都很發達,卻沒形成更加發達的互聯網金融?而在金融業尚未完成市場化,網速發展也差強人意的中國,互聯網金融反而如火如荼?讓我們從以下幾個實例來分析探討:

          在第三方支付方面。美國第三方支付的典型代表是Paypal,早在1998年就成立了,但是發展規模並不大。在美國,傳統的支付方式較爲完善,絕大部分人都可以使用信用卡網上支付,因此第三方支付的市場很小。而我國因爲傳統的銀行支付方式手續繁瑣,且費用較高,才促使了支付寶等類似的第三方支付快速發展。

          P2P小額貸款方面。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我國P2P網絡平臺企業達到1000多家;目前,國內P2P網絡平臺的發展規模超過美國。究其根源就是國有大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規模大,不太適合於服務中小微企業;中小金融機構不發達,服務的供給不足,很多小微企業的信貸需求得不到滿足,巨大的中小企業和個人融資需求推動着金融模式不斷創新。以阿裏公司小額貸款業務爲例,阿裏公司掌握着大量的企業交易信息,順應中小企業和個人融資需求,抓住了市場的機會,因而小額貸款業務得到迅猛發展。截止到20143月底,阿裏公司小額貸款客戶數已達64萬,放貸總金額累計達到1500多億元。

          在餘額寶套利方面。餘額寶的快速發展,得益於我國的利率管制。目前活期存款利率只有0.35%,可是對應的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有6%,2013年貨幣市場的利率也經常達到6%甚至更高,這可能存在一個巨大的套利空間,只要能把錢從活期存款搬到貨幣基金裏面,就可以賺大錢。說到底,餘額寶本身並未創造任何價值,所做的工作僅僅是貨幣市場的搬運工而已。因此,我國互聯網金融的興起,與我國金融業發展狀況、金融服務供給不足、金融市場管制密切相關,正是由於金融服務供給不足,很多人的金融服務得不到滿足,才爲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二、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SWOT分析

          爲了探討我國互聯網金融未來的發展趨勢,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金融的比較優勢,只有在充分了解雙方競爭優勢的基礎上才能判斷未來雙方可以彼此依託的手段和可能的方式,進而判斷未來發展的趨勢。

          1.優勢:用戶覆蓋率高

          中國的互聯網行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進入了相對成熟的階段。網上購物商城、第三方支付極大地提高了購物的便捷性,網購消費者數量快速增加,網購滲透率已超過40%,網絡消費已經成爲習慣。目前,大中型銀行用戶數量均超過千萬,從絕對數量上來講,傳統金融機構的用戶數量並不小,但與互聯網公司相比,用戶數量還不在同一級別。基於平臺優勢,排名前五的互聯網公司月度覆蓋用戶數量均超過4個億,對互聯網用戶的覆蓋率超過50%。儘管互聯網從事複雜的金融業務仍較爲困難,但從事一些簡單的金融業務,如車險、意外險、券商中傳統經紀業務等,更容易利用其平臺優勢佔據較大市場份額。

          2.劣勢:信用不足,客戶黏合度不強

          從資金出讓方的角度來看,出讓資金是爲了獲取利息、股息等收益,但出讓的前提是保障資金的安全。網絡購物等行爲涉及的資金量較小,即使發生風險,用戶損失不會太大。一旦涉及大額資金或者資金需要長期流動時,很多客戶願意選擇信用水平較高的傳統金融企業,而不是互聯網公司,因爲互聯網公司從事金融業務的時間仍然較短、信用積累不足。

          3.機會:移動互聯平臺

          互聯網企業憑藉互聯網技術介入傳統商業銀行的支付、融資、理財領域,顯著提升了金融服務的效率、拓寬了金融服務的渠道、豐富了金融服務的模式,實現了金融服務模式的創新。截至2013年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6.18億戶,互聯網普及率爲45.8%,較2012年年底提升了3.7個百分點。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5億戶,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羣佔比由74.5%提升至81%。互聯網技術的普遍應用,互聯網企業已經形成門戶、電商、社區、垂直等幾大類型,微信、微博等互聯網平臺已發展成爲社交平臺,形成了互聯網生態圈,從深度和廣度兩方面打開用戶流量入口。互聯網金融在銷售平臺方面取得了時間、空間的競爭優勢。

          4.威脅:政策性風險

          互聯網金融的興起,提高了交易效率,減少了交易對貨幣供給的需求,但目前因爲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尚未明確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要求,具有不確定的政策風險。

          傳統金融經歷了數百年的發展,經歷了戰爭的洗禮和金融危機的考驗,各類金融技術的儲備、風險的控制和產品設計能力非常完善,具有互聯網金融企業不可比擬的專業優勢。互聯網企業目前涉及的業務主要是理財產品的銷售、第三方支付和P2P貸款,這些業務流程比較簡單;而對於需要大量的金融技術積累才能夠完成的投資銀行、衍生品設計等高端金融業務領域,在金融技術儲備不足的情況下,互聯網企業還無法進入。

          銀行業是最典型的傳統金融機構,是居民投資類資產最主要的管理機構。銀行業以穩健、紮實的經營承擔着國家最主要的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創造和金融服務的職能,在宏觀政策傳導、風險管理、客戶資源等方面有難以替代的優勢。國家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實行了極爲嚴格的監管,因而鑄就了銀行在信用品牌方面的強大優勢;同時,銀行業在信用風險的管理方面具有領先的優勢,在目前以間接融資爲主的國內市場上,銀行業擁有最爲廣泛的客戶徵信信息和客戶數據,具有最先進的風險控制水平。

          三、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方向

          互聯網金融是一個發展中的新興業態,並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絡技術水平上,互聯網企業和金融企業各自依託自己的平臺、資源、人才團隊等優勢,順應客戶行爲越來越互聯網化的趨勢,對傳統的金融產品進行互聯網化改造和價值重構,是在中國金融發展和科技進步相互交織的特定時空點上所形成的新的模式形態,既契合了客戶行爲演變的趨勢,又契合了金融機構和互聯網機構自我發展的需求。

          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通過搜索引擎、大數據、社交網絡和雲計算的應用,將大幅降低信息處理成本,減少交易成本,金融業務透明度更高、協作性更好、中間成本更低、操作更便捷。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互聯網業、金融業和電子商務業之間的劃界日漸模糊,行業融合將漸趨深化。因而,互聯網金融未來必將是銀行與互聯網企業差異互補、融合促進的過程。

          與傳統金融業在資金、經驗、網點佈局方面佔有優勢相比,互聯網金融具有資源開放化、成本集約化、選擇市場化、渠道互聯網化、運營高效化、用戶行爲價值化等優點。互聯網金融企業在互聯網技術帶來的資金流動效率方面具有強大的優勢,要想在競爭中取得優勢,互聯網金融應當專注改善小微企業融資環境,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提高金融體系包容性,發展普惠金融。一是提高金融服務的能力。依託社交網絡、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搜索引擎等形成的龐大的數據量,雲計算等大數據挖掘技術,促進信息對稱,提高運行效率,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二是消除服務對象的差異。服務傳統金融體系難以覆蓋的小微企業、低收入人羣,在“小微”的領域內精工細作,與當前銀行主流業務相互補充。三是通過雲計算和行爲分析,深入挖掘社交網絡、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搜索引擎等形成了龐大的數據信息,開發形態豐富多樣的產品,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傳統金融積弊爲互聯網提供了創新的基礎,互聯網則在繼續傳統金融盈利模式的基礎上創新了傳統金融行業,互聯網金融給中國金融體系帶來更多能量和生機,必將促進傳統金融行業效率的提升,實現金融服務的多元化。

          本文鏈接:http://www.sicklycat.com/product/html/26.html轉載請註明!
          掃描加入
          Copyright © 2015 - 2024 上海多特蒙德中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滬ICP備110279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