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客服熱線:400-615-8698
              多特蒙德中文

              中美互聯網金融比較及前景分析

              2013年11月25日 TAG: 本站

              中美互聯網金融比較及前景分析


              來源:高端金融混業俱樂部 蔡凱龍


               

              2013已接近年末,互聯網金融當之無愧成爲本年度最熱門經濟話題。馬雲一句:“如果銀行不改變, 我就改變銀行”。隨後以互聯網爲主的屌絲們,在BAT(百度,阿裏巴巴和騰訊)的帶動下,對金融業的高富帥發起了史無前例的猛攻。阿裏的支付寶,轟轟烈烈的餘額寶貨幣基金,控股天弘基金進軍基金業務; 百度的百付寶,百度錢包,百度理財特別是轟動一時的百發貨幣基金的發售;騰訊的財付通,微信支付,同時涉獵基金,推出騰安價值100指數。  


              除了BAT主力軍外,還有360、小米、新浪、京東、蘇寧、國美等小股部隊。金融互聯網各方你唱罷來我登場,一系列的新產品和商業運作層出不窮,讓投資大衆甚至監管者都看得眼花繚亂。從互聯網金融包括的幾個領域看,在相對成熟的第三方支付市場上,各玩家安營紮寨固守疆域,而貨幣基金市場成爲各路兵家的必爭之地,同時新開闢的P2P,綜合金融理財新戰場,也是雲集各路豪傑好不熱鬧。

              互聯網,曾經的屌絲,金融界這個高富帥的馬仔,如今華麗轉身一變,夾雜雷霆萬鈞之勢,一頭衝向高富帥的陣營,一時讓金融界亂了陣腳,都有“狼來了”的危機感。作爲一個互聯網和金融領域的跨行業從業者,結合中美金融和科技界十幾年的經驗,我來說說對中國互聯網金融的展望。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國和中國的互聯網金融比較

              互聯網金融並不是突如其來的創新,她在美國出現和存在已經有些年頭,之所以現在在國內吸引這麼多眼球,是因爲國內有各種成熟的條件觸發其井噴。要了解中國的互聯網金融火熱的成因,我們不妨們把視線投向大洋彼岸,看看美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美國互聯網金融比中國的出現的早,卻一直到現在都沒成什麼大氣候,是什麼原因讓大洋兩邊冰火兩重天呢?

              1.經濟結構特別是行業之間發展的差異。

              美國經濟的四大支柱產業:軍事,科技,金融,教育,均衡發展,多足鼎立,平分秋色。政府大體上放手讓市場去調節資源,因此四大行業在市場動態調整下,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都是根深蒂固,誰也動不了誰的奶酪。大家專注做自己的專業,GAF (Google, Amazon, Facebook) 對比BAT, 沒有一家涉獵金融領域。而國內卻是行業發展極其不平衡,這跟政府的行政管制過多不無關係。而國內的科技特別是互聯網,近幾年得到迅猛的發展,有些領域像移動互聯網方面,甚至趕超過美國。這裏不得不“感謝”政府對自由言論的控管,這一方面造成對Google/Facebook/Twitter實質上的阻擊,直接受益國內互聯網業,另一方面也讓國內互聯網成爲自由言論的最後一塊碉堡,因此用戶規模和活躍程度全世界屈指可數。國內互聯網近幾年的高速發展讓市場已經走向成熟,內部競爭激烈,渴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反觀國內的金融銀行業,雖然也是在政府長期政策保護下,但因爲金融領域改革步伐緩慢,國企性質的銀行成爲既得利益集團沒有動力和壓力自我優化。國內金融業不僅沒有藉機發展壯大,反而更加依靠政策壟斷,造成資源配置不當,服務種類匱乏,服務品質不高,對投資服務普遍收費過高過重,成爲日進鬥金的斂財機器,雄踞暴利行業榜首。一邊是虎視眈眈的惡狼,一邊是富得流油的暴發戶,這種不公平不合理的資源配置的局面引發了互聯網金融全面井噴式的爆發。

              2.社會保障制度影響下的家庭理財習慣不同。

              美國人都習慣花光每月收入,喜歡借債過日子,因爲有完善的社保養老教育醫療制度,讓美國人民花錢無後顧之憂,民衆普遍沒有儲蓄投資習慣。而且大部分政府支持的退休養老教育的投資計劃都由機構操作。造成美國的資本市場上以機構爲主。反之,國內的社會保障體制不夠完善,國人都要自己存錢爲養老,兒女教育,醫療等等做準備。因此具有很高的儲蓄率和龐大的可投資個人資產,個人成爲投資市場上的主力。因此如何滿足普通老百姓的投資需求,在中國有更加廣闊的市場,和更迫切的大衆需要。互聯網金融就是以滿足草根投資需要而發展起來的。  

              3.利率水平差別巨大。 

              美國老牌資本主義帝國,處於衰弱階段,GDP 2-3%徘徊,美聯儲的大力印錢,市場利率壓到極其低的水平:1年國債不到0.6%. 相反國內經濟處於蓬勃發展階段,GDP 7-8%, 最近國內流通性壓縮,1SHIBOR(上海銀行拆解利率) 到了4-5%。只有足夠高的利率水平,碎片理財纔有存在的基礎,否則以目前美國的貨幣市場基金接近零利率的情況,存和不存貨幣市場基金對普通投資者沒什麼區別。

              4.金融市場完備程度和投資渠道多樣性差別。

              美國成熟的金融市場爲各種投資需求提供了全方位的產品。比如個人貸款,在美國最普遍的就信用卡貸款。由於有完備的個人信用體系,只要信用沒問題,信用卡公司會四處求信用好的人多貸款。從信用卡貸款是一件簡單不過的事。就拿筆者自己來說,我個人FICO 760 (美國信用評分 720上算很好信用)。我平均每星期收到1份信用卡邀請我貸款的支票,數額幾千到幾萬都有。如果我真的需要,把支票存進去個人賬戶這一筆個人貸款就算完了。信用卡公司發完個人貸款後,把這些貸款打包,做資產證券化,到成熟的ABS Asset Back Security)金融市場上賣給有需求的機構。而反觀國內,老百姓有閒錢,有儲蓄,卻沒多少投資選擇。選來選去就是這麼幾個國家大銀行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比通脹率還低。投資產品和品種也是很有限,即使裏面有霸王條款你也不得不接受,誰叫中國的金融業是高度壟斷行業,老百姓不得不接受到高收費低服務的雙重壓榨。老百姓迫切希望打破銀行金融機構的壟斷,讓投資能方便快捷,低成本和高回報。而互聯網金融,正是這種需求下的必然產物。

              5.法規的監管和對個人隱私的保護存在巨大差異。

              美國遵循個人財產和隱私神聖不可侵犯。只要涉及到這兩方面的業務,都有多重法律法規和監管部門來保護投資者,這樣造就互聯網涉獵金融領域門檻高,投入大,成本不低。國內由於歷史原因,對投資的保護相對較弱,對隱私的保護就更少了。而互聯網金融這塊的法律法規幾乎是一片空白,這樣一方面有助於企業迅速發展壯大,新產品層出不窮,另一方面也讓良莠不齊的企業能輕而易舉的進入,造成盲目過度競爭,甚至發生金融欺詐。

              (二)互聯網金融 VS 金融

              從對中美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對比我們不難看出,在當今中國特定的社會,經濟金融和法規環境下,中國的互聯網金融有巨大的市場前景和需求。但是互聯網金融是否會最終取代金融業?互聯網會撼動金融業的根基嗎?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把眼光聚焦回國內,把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的放在我國經濟現狀中進行一下對比:

              1.互聯網金融和金融各有優勢。

              互聯網金融擅長技術和數據整合,流量和渠道開發,並能充分分享開放的平臺,從而帶來直接和快速的規模效應,最終降低產品中間環節和成本。金融業則擁有龐大網點,豐富的金融產品和線下服務,有一套很成熟的定價,信用和風險營運管理經驗。

              2.從服務人數上互聯網金融勝出,而資金總體和人均規模上金融略勝一籌。

              互聯網金融的興起被稱之爲屌絲逆襲,跟她服務的主要對象是普通大衆有關。普通用戶的雖然用戶多但是投資額度小,所以整體資金額度和整個金融行業的巨大資金量比還是很小。金融業則注重高富帥,以機構,政府和中高資產客戶爲主要服務對象。加上有成熟的融資渠道和央行的支持,資金雄厚流量大。多年線下網點積累下來的客戶關係羣也是一份不可小覷的重要資源。

              3.法律法規監管 一邊是海,一邊是火

              一邊是互聯網金融的法律法規幾乎是空白,很多企業的營運涉及目前法律法規的邊沿地帶,可以說是無法可依,大家都摸石頭過河。監管部門也在摸索如何把握監管尺度,既不能太嚴而限制金融創新發展,又不能太寬導致無序甚至者惡性競爭損害到老百姓的投資利益。另一邊金融業卻是具備嚴格的法律法規管制。特別是在金融危機後這個大背景下,監管部門對金融業的風險控制力度有增無減。

              值得特別提出的是個人隱私方面,互聯網金融與生俱來對數據的需求決定她必然對客戶的全方位資料做收集和分析。其過程中的涉獵個人隱私並不少見。由於國家法律對個人隱私保護還不是很完善,所以對新興的互聯網金融的個人隱私保護幾乎沒有任何具體的規範。這方面來說金融業還算相對成熟。

              4.對數據和互聯網的運用--- 互聯網金融完勝。

              互聯網金融身遺傳了互聯網高科技的基因,因此在數據運用和互聯網平臺的開發運用上得天獨厚。金融業雖然也都有自己網絡平臺,但是總體把互聯網當成一個對現有營銷和服務的補充,並沒有真正以互聯網核心開發全新的互聯網金融產品和服務。金融業也有累計大量客戶金融數據,但是這些都是以收集報備爲主要目的,對數據的綜合整理,彙總分析,特別在數據的全方位運用上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這方面不如有科技背景的互聯網金融,尤其在大數據,雲計算等新的領域上。

              5.政治資源。

              目前金融業跟政府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而互聯網金融大都是民企,所以在政治資源上,金融業優勢明顯。這種政治資源上的優勢,有可能成爲阻礙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阻力。比如在政策上和監管上限制和阻撓互聯網金融的擴張等等。幸運的是,當前的中國政府高層正在致力於金融體制改革,鼓勵金融創新,支持民企,讓市場而不是行政命令作爲指導資源分配的主要力量。因此,金融業的政治資源巨大優勢在迅速的喪失。這也許能從一方面解釋目前監管部門對互聯網金融採取的比較寬容的態度的原因吧。

              6.風險控制。

              顯然,互聯網金融太新太年輕,又生得逢時,一路高歌猛進,沒還經歷過挫折失敗,因此普遍缺乏風險意識,更不用說實際上的風險控制了。相比之下,金融業自古就是圍繞利潤和風險兩大要素來營運的。金融業積累了大量風險控制的人才和經驗,具有一套完善的風險控制系統。 

              (三). 互聯網金融前景預測

              互聯網金融,這場屌絲對高富帥的戰爭,可分成三個階段:

              1.  屌絲攻城掠池,高富帥節節敗退。

              金融業長久以來依仗政府的保護和扶持,外資銀行很難輕易進入中國市場. 即使進入後也受到衆多的限制無法和國內金融業公平競爭。沒有危機感的國內金融業高枕無憂,不思進取,只顧賺取高額利潤而不注重提升服務和滿足日益增長的大衆需求。互聯網,這個高富帥昔日身邊的跟班,臥薪嚐膽奮發圖強,在2013打着互聯網金融的旗幟,大舉進入金融領域,向金融高富帥發起全面挑戰。鑑於互聯網金融在數據,技術,服務,海量用戶,廣闊平臺渠道的優勢,極大滿足普通大衆的投資需求。加上政府對本國的互聯網金融蠶食金融業蛋糕的作爲,至今爲止仍保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有鼓勵其發展的姿態。金融業一時亂了手腳,被壓的喘不過氣來,資金和客戶不斷的流失,被互聯網金融搶佔不少領地。從現狀看,互聯網金融還有1-2年的高速發展階段。

              2.  拉鋸戰階段

              攻城掠池階段十足讓互聯網金融風光了一把,搶了不少城池,但是也帶了不少問題。首先,各行各業都盲目的加入互聯網金融的行業,快速擴張造成內部良莠不齊,競爭越來越激烈,過度擴張的隱患開始浮現,不良企業的開始倒閉破產退出。第二,攻城容易守城難,互聯網金融的一大優勢就是客戶量大,簡單快速方便。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由於投資者有高度流動性,如果投資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滿足,或者服務不到位,或者回報率沒有廣告說的那麼高那麼穩定,那投資者很容易用“點”投票。點幾下鼠標就能輕易把資金移到另一個服務風險回報更優的地方。因此增加新客戶容易,用服務產品和成本來留住客戶纔是最難。第三風險控制隱患:風險控制永遠只是在情況變糟的時候纔得到特別的重視。互聯網金融由於是新秀,絲毫未經歷過任何經濟金融風險,普遍對風險控制不重視。對風險控制的漠視很容易在經濟大環境不佳的時候變成致命的弱點。進入金融領域不難,難得是在金融領域裏活下來,特別是要保證在周而復始的經濟衰退和危機中不被打倒纔是最爲關鍵。第四,政府監管者開始出臺互聯網金融的法制法規,互聯網金融的政策福利將終結,自此便和金融業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個,金融業在吸取第一階段慘痛教訓後,被迫改革,開始大力推進金融業的互聯網化,線上線下配套結合,大力提升對普通客戶的服務內容和服務質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發揮比較豐富的金融產品和比較健全的風險控制能力的優勢,開始吸引投資者的迴流。這個階段市場需要幾年的時間來讓雙方重新調整適應新的角色,經過市場的重新洗牌,達到一種動態均衡。

              3.  互相滲透和融合。

              市場上現在流傳很多觀點都認爲互聯網金融能顛覆和替代金融業。我不以爲然。從以上橫縱的對比可以看出,中國的互聯網金融的興起是在中國獨特的經濟制度條件下產生,而隨着市場化和金融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制度法規的進一步完善,很多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紅利都會消失。而國內的金融業也不是坐以待斃,而是痛定思痛,迎頭趕上,在利用其無以替代的優勢同時,學習引進互聯網金融的優勢和特長,最後成熟發展壯大。相信不久的將來,經過第二階段拉鋸戰的磨練洗牌,互聯網金融裏做得好的幾家都已經能成熟地經營銀行業務;同樣金融業裏頑強生存下來的銀行也能把數據,技術,互聯網下的渠道平臺充分融入自己的體系中。經過公平的競爭,市場上已經沒有什麼暴利行業了,老百姓享受到豐富的金融產品,較好的服務,合理的收費,普通投資者是這場戰爭的最大的收益者。

              如果把金融業比作是空調房裏受過分保護而造成抵抗力低弱的人,那麼互聯網金融,就是打入金融業身體裏的疫苗,在疫苗病毒的刺激下,金融業逐步完善和壯大。而互聯網金融,這個在中國特殊時代背景下的產物,現在發揮着促進國內金融改革的催化劑作用,等到這個使命結束,她也必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就像互聯網已經融入每個人生活方方面面,最後成爲我們生活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樣,互聯網金融終將融入併成爲金融領域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本文鏈接:http://www.sicklycat.com/product/html/26.html轉載請註明!
              掃描加入
              Copyright © 2015 - 2024 上海多特蒙德中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滬ICP備110279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