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客服熱線:400-615-8698
        多特蒙德中文

        互聯網金融時代的銀行業發展新機遇白皮書發佈

        2014年08月27日 TAG: 本站

        互聯網金融時代的銀行業發展新機遇白皮書發佈


        來源:賽迪網

         

        《互聯互通新時代,無處不在慧金融——互聯網金融時代的銀行業發展新機遇》白皮書發佈。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的開放特性與傳統金融高度融合的產物。目前互聯網巨頭、大量的創業平臺、傳統金融機構、運營商及垂直行業領先者紛紛跨界,開展互聯網金融創新,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對傳統金融而言,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並存。IBMGartner緊抓互聯網金融發展趨勢,攜手開展了深入的調研,併發布了《互聯互通新時代,無處不在慧金融——互聯網金融時代的銀行業發展新機遇》白皮書,爲傳統銀行業如何結合自身優勢實現面向互聯網金融的創新提供了方向,從而幫助各類銀行推動自身能力再造以及數字化創新與轉型。

        驅動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宏觀因素:

        1.技術進步:

        信息技術已經進入到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社交網絡的時代——通過雲端服務,企業輕鬆獲取IT資源與服務;藉助對大數據的洞察,銀行可以創造更爲創新的客戶交互、實時精準的風險控制、高效靈活的運營流程;隨着移動互聯和社交網絡的興起,改變着人們的行爲方式,同時也孕育出碎片化的金融業務。

        2.客戶轉變:

        隨着新技術不斷提升人們的決策力和選擇權,金融消費者將變得“更加智慧”——人們可以自主選擇金融服務的時間和渠道,隨時、隨地、隨需地獲取並定製金融服務,讓傳統的金融需求與行爲深深地融入到個人的移動化生活場景中。

        3.金融壓抑:

        中國有着龐大的普惠金融基礎,全國中低收入家庭佔比超過90%,超過5500萬戶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普遍面臨着金融服務的不足;互聯網金融的出現,爲金融長尾客戶提供了可持續、便捷、低成本的金融服務,幫助其獲得平等參與金融體系的權利。

        4.政策包容:

        決策層和監管層對創新業務表現出了足夠的包容態度,是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的前提。

        六大成功經驗助力互聯網金融發展:

        1.利用大數據豐富風險管控手段:

        與歐美成熟市場相比,我國金融徵信體系尚不成熟,大量小微企業由於風險不透明導致融資難,超過4億的個人消費者缺乏有效信用評級無法貸款。阿裏小貸、拍拍貸等互聯網平臺正是運用了大數據技術,有效選擇客戶、識別風險、指導利率定價。未來,隨着國內信用機制和數據環境的日趨成熟,銀行完全可以學習互聯網金融的數據化風控模型,提升在信貸業務開展過程中的風險控制能力,利用大數據技術,有效選擇客戶、識別分享、知道利率定價。

        2.滿足長尾需求、實現普惠金融:

        長期以來,銀行爲追求利潤、規避風險,定位高價值客戶,卻忽視了對長尾金融需求的有效滿足(中國有超過5500萬小微企業融資難,家庭金融資產10萬美金以下的中低收入家庭佔比超過90%)。隨着互聯網技術的興起,傳統金融機構有能力低成本、高效地服務低收入人羣和小微企業,探索差異化的普惠金融定位。例如:中國平安利用陸金所平臺實現資金從東部向西部的流轉;利用e實現面向供應鏈小微企業的平臺化金融運作。

        3.從產品至上到客戶至上:

        餘額寶之所以能夠引發互聯網理財風暴,除高收益率因素以外,關鍵在於遵循“客戶至上”的原則,將互聯網產品與金融產品設計相融合,創造出卓越的全新客戶體驗。因此,商業銀行需要轉變其傳統的產品至上觀念,向BAT(百度、阿裏、騰訊)學習開放、平等、創新的互聯網思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洞察客戶需求、提升客戶交互、創新產品/定價與服務,真正實現以客戶爲中心的經營模式轉型。

        4.全渠道客戶體驗將成爲常態:

        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的興起,讓消費者可以按其所需,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多種模式獲取7*24小時不間斷的金融服務(如:與生活場景相結合的滴滴打車、AA付款);在大數據、雲計算、移動、社交技術支撐下傳統網點也將變得更加智慧,其網點佈局、運營模式、IT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未來,銀行全渠道客戶體驗將成爲常態——社交網絡、網上銀行、營銷網點、數字設備等資源將得到有效協同,實現創新的營銷、無縫多渠道的銷售、個性化的服務,滿足客戶期望。

        5.引入跨界競爭,加速行業變革:

        來自互聯網、運營商、垂直行業的領先者們紛紛介入金融創新,利用自身在流量、數據、能力等方面的優勢,扮演“跨界創新急先鋒”的角色,對傳統金融產業模式和盈利模式提出了嚴峻挑戰。政策環境方面,中國政府明確指出要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速利率市場化,推進混業經營。在此背景下,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背水一戰,銀行更應該積極擁抱互聯網,加大創新舉措,在激烈的行業變革中捕捉機會。

        6.應對金融市場的政策變化:

        隨着互聯網金融業務的日趨複雜,各細分領域的監管措施變得更加規範。銀行在開展創新的同時,應該積極應對市場的變化趨勢,捕捉監管變化帶來的政策紅利,既要大膽創新、又要謹慎敏感。例如:美國Lending Club正是積極應對政策監管變化,修正業務模式以提高公信力並影響制度完善,躍居美國P2P市場的領先地位,實現後來者居上。

        三大戰略迎接互聯網金融趨勢:

        1.“迎

        爲更好的應對來自互聯網的跨界競爭挑戰,不同梯隊銀行都應該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移動和社交等新技術開展業務模式和運營管理創新,打造更爲“智慧的銀行”業務能力。這意味着銀行在三個方面強化數字化核心競爭力,即:

        1)創新的客戶交互能力,如:社交化獲客與營銷、智能化服務、下一代網銀、認知計算與移動應用等;

        2)實時精準的風險控制,如:個性化金融產品設計與定價、數據化風控、防欺詐、輿情監控等;

        3)靈活高效的運營模式,如:大數據帶動的管理決策提升、核心銀行改造(後臺系統SOA化使之適應前端靈活性)、移動化辦公等。打造智慧銀行的關鍵成功要素包括:前瞻性的科學洞察、技術與業務的緊密融合、借鑑領先企業創新實踐、敢爲天下先的精神等。

        2.“戰

        對於一些資金充足、創新能力卓越的商業銀行,有能力更加激進、主動地擁抱互聯網浪潮,大膽開展金融新業態的業務模式創新,如在P2P、供應鏈金融平臺、互聯網理財、移動支付與生活場景、電子商務等領域不斷加強業務滲透,獲取平臺經濟效益,擴大業務經營版圖。發展互聯網新業務的關鍵成功要素包括:高層的決心與推動、鼓勵試錯的企業文化、強化的互聯網基因與組織能力,充足的資金保障。

        3.“合

        隨着金融產業鏈的日趨複雜化,金融機構必須轉變其傳統封閉的經營理念,加強與外部夥伴之間的合作,促進資源整合,共建開放、共贏的產業生態。銀行可以利用在金融產品與風控方面的優勢,通過戰略聯盟、股權合作等方式,加大與互聯網平臺、地方政府、垂直領先企業、電商運營商等相關方的合作深度,獲取數據、客戶、基礎設施、行業經驗等資源共謀發展。合作的關鍵成功要素包括:開放合作的企業文化,創造機遇、把握市場的能力,以及對本地化資源的影響力。

        四方面塑造金融機構數字化競爭能力:

        1.獲取更廣泛大數據資源,並利用其加強在客戶洞察、精準營銷、智能化服務、產品與風控方面的創新。

        2.發揮社交網絡與移動互聯在獲客、營銷、交易、服務方面的作用。

        3.推動網點轉型,加強網點與數字化渠道的線上線下協同(O2O),打造全渠道的用戶體驗。

        4.探索發展平臺經濟新模式,打造平臺生態圈,加強相關資源的整合與合作。

        本文鏈接:http://www.sicklycat.com/product/html/26.html轉載請註明!
        掃描加入
        Copyright © 2015 - 2024 上海多特蒙德中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滬ICP備110279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