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客服熱線:400-615-8698
          多特蒙德中文

          工行董事長姜建清:互聯網金融催商業銀行轉型

          2014年08月27日 TAG: 本站

          工行董事長姜建清:互聯網金融催商業銀行轉型


          來源:騰訊教育


          近日,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先生在中歐20週年校慶系列高端演講大師課堂上深度剖析互聯網金融與信息化銀行。本文爲整理精選的大師觀點:

          “互聯網金融與信息化銀行是一種時代的變化,是我們必須要迎接的一場挑戰,在這個挑戰面前,大家是共贏的”。

          互聯網金融催生商業銀行轉型發展

          商業銀行目前面臨着轉型發展的關鍵時刻。目前對金融業最大的挑戰是對金融職能的挑戰。以移動互聯網爲代表的一些企業迅速向金融領域滲透融合,催生了“互聯網金融”。它打破了銀行傳統的行業界限和競爭格局,出現了商業銀行去中介功能的新環境和新格局。

          商業模式和消費者選擇

          互聯網金融並不簡單定義爲通過互聯網來辦理金融業務,它的金融服務具有尊重客戶體驗、強調交互式營銷、主張開放平臺和快速交互等特點,所以互聯網金融公司這些年在快速發展,努力爭取小客戶的親睞。令人眼花繚亂的技術方案和營銷策略確實賺了眼球,但是否能夠穩固客戶基礎?恐怕還待檢驗。銀行信息化已經取得了成就,但也受到了深刻的挑戰,它是對商業銀行固有的觀念文化經營模式形成的顛覆。

          互聯網下金融形態的消費者,較大程度地掌握了信息的主動權,所以傳統的銀行和客戶的關係正在被破壞,加上銀行自身的一些特點,比如支付中介、融資中介的整合不夠,而且在有些方面還對自己過去發展的成就形成了一種路徑的依賴,所以必須要根據互聯網金融模式的變化積極融入,創新求變。

          銀行與互聯網金融:殊途同歸、戰略重疊

          工行日均的電子銀行交易額超過1萬億,但互聯網企業是從另一端發力,藉助電子商務和信息技術的優勢,掌握了客戶的資金流、信息流,進而延伸到客戶的支付融資等金融領域,並從簡單的支付滲透到轉賬匯款、小額信貸、現金管理、資產管理、供應鏈金融、基金、保險、證券、代銷等銀行的基礎業務。但是兩者在金融領域相遇了,殊途同歸,在轉型方面出現了戰略重疊,從合作者成爲了競合者。

          目前中國已經有250家第三方支付的企業獲得了支付業務的許可證,排名前幾的,業務筆數、金額、用戶數都是全球領先,從事的業務範圍包括投資理財、小額信貸等等,覆蓋了承貸匯傳統業務領域,觸角也伸向了基金、保險等金融衍生產品,覆蓋範圍是全世界最廣的,這確實對商業銀行產生了比較大的壓力,因爲這些支付機構藉助相對寬鬆的經營監管環境,利用比較低價的策略,和多家銀行系統直連的競爭優勢,進一步加快了對商業銀行的支付去中介化的趨勢。

          2013年,商業銀行支付金額1075萬億、257億筆,而第三方支付金額雖然不大,是9.2萬億,但筆數是167億筆。尤其在跨行支付方面:因爲商業銀行受阻於銀行不能跨行清算、不能直連,所以在跨行支付方面,商業銀行支付筆數遠遠落後於第三方支付。但爲什麼在西方,這種支付機構卻不是太多?因爲監管非常嚴格,合規成本非常高,所以使多數企業不敢進入,所以這些確實在國際國內表現出了很多差異。

          另一個很多學者在討論的問題是支付賬戶和存款賬戶的混淆,進而形成金融機構邊界的模糊。客戶將資金放在銀行,意味着對銀行體系的信賴和託付。現在中國第三方支付,或者一些網絡企業自身也構建了虛擬賬戶體系,事實上形成了支付性的存款賬戶,但賬戶的法律屬性確實不太清晰(比如說沒有有效的實名身份認證),這些也會帶來一些問題,比如說無法在法律上有效認定其權利所有人,缺乏對賬戶以及賬戶內資金的轉讓儲蓄方式,對賬戶自身的利息也沒有規定,吸收了存款、辦理了結算業務,卻沒有交存準備金、流動性管理等問題。所以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包括監管政策、貨幣政策、宏觀金融政策等方面的諸多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都需要從學術理論及實踐上進行深入研究,揚利去弊。

          還有快捷支付問題。它有着交易便捷、價格低廉、場景體驗等諸多優勢,但在安全認證方面採取的是弱認證的辦法。當客戶損失金額小的時候,風險還是可控的,但當金額比較大的時候,後果就比較嚴重。總體來看,資金小額化、單筆金額較小的可以弱認證,其它則要兼顧安全和效率,所以有個5000元限制。有些人認爲這是爲了限制互聯網企業發展,但其實監管機構考慮的是金融體系的整體安全和消費者權益保護,這也是全世界的慣例。

          線上線下的渠道和移動支付的變化也非常之大。工商銀行現在有1.7萬家分支機構、9萬多臺ATM機、100多萬臺POS機,這些都是實體的渠道,。但現在離岸業務已經快速替代了渠道業務,已有超過1/3左右的工行客戶依賴互聯網辦理業務。在這方面中國甚至超過了美國。另外,移動支付迅速代替了PC,手機網民比例達到了78.5%,超過了PC網民的69.5%。現在銀行還未能及時把手機端作爲單獨終端來建設,安全認證方法也需要在安全和便捷方面做完善。現在大家都抓緊推進移動的渠道建設,包括線上的入口布局和流量的爭奪,線下的跑馬圈地和增點擴面。

          互聯網企業怎樣用大數據技術作爲開展營銷和風險控制的主要依據

          目前商業銀行和互聯網企業在融資領域的競爭還不激烈,因爲商業銀行對風險的控制能力還是很強的。但是從互聯網企業來看,銀行在這一端的風險是什麼呢?那就是銀行跟客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所以要把互聯網金融這一端的經驗和銀行結合起來,利用大數據把我們現有的風險管理體系進一步加強。

          所謂大數據分析,是尋找企業和個人全面的、完整的、動態的、歷史的和實時的這些數據。銀行有龐大的信息數據庫,強大的系統,但是各種系統之間的整合不夠。所以如果銀行不知道怎麼去收集信息、處理信息、挖掘信息,也會患上“貧血癥”。未來的銀行不止是數據大行,更要是數據分析、數據解決的銀行,在數據中獲得洞察力,攝取價值,贏得明天。

          從銀行信息化到信息化銀行

          過去銀行信息化的道路現在已經接近尾聲,必將加速進入信息化銀行建設階段。信息化銀行的建設包括互聯網、大數據在內的信息科技以及金融模式的高度融合,再造銀行核心競爭力。

          從銀行信息化到信息化銀行,不是簡單的信息升級和應用拓展,而是通過信息的集中、整合、共享、挖掘,把銀行的經營決策和戰略制定,從“經驗依賴”向“數據依賴”轉化。

          在理念上,要顛覆銀行的傳統觀念和經驗模式,建立分析數據的習慣,重視大數據開發利用,提升全行的數據質量和管理。在戰略上,堅持客戶和市場爲中心,信息流爲導向,資金流爲主線,物流爲基礎,以網絡化移動銀行爲方向,重構移動銀行的體系,以虛擬化、便捷化、客戶自定義爲方向,調整業務體系。誰能夠通過信息化銀行建設真正使銀行業出現競爭力差距,誰就能在銀行信息化建設中佔據主導地位,誰就能夠在未來發展中保持戰略優勢。

          銀行能夠在信息化方面取得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是具備金融特許政策優勢,擁有特許的金融牌照,銀行的天職就是發揮好中介轉化的職能,當然同時也要付出很高監管成本。第二是具備開展大額、大規模融資業務的有利條件。第三個是具備打通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爲客戶提供全面金融中介服務的有利條件。任何商業活動都源於信息不對稱。在社會中,資金從銀行體系出發,經過週轉又回到銀行體系,本質上銀行是應該能夠掌握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我們提出了五個“I”:信息共享、互聯互通、整合創新、智慧管理、價值創造。信息化變革不僅是對信息化的投資,更重要的是必須具有信息化時代思維、理念、智慧和能力,因時而變、因需而變。謝謝大家。

          本文鏈接:http://www.sicklycat.com/product/html/26.html轉載請註明!
          掃描加入
          Copyright © 2015 - 2024 上海多特蒙德中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滬ICP備110279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