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客服熱線:400-615-8698
        多特蒙德中文

        國際互聯網金融發展之路

        2014年09月23日 TAG: 本站

        國際互聯網金融發展之路


        來源:《銀行家》雜誌


        國際互聯網金融經營模式主要有:純網絡銀行模式、把互聯網金融作爲融資渠道的模式、零售業消費金融模式和貝寶。本文意在剖析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歷程,總結國際互聯網金融發展經驗。


        2013年以來,中國互聯網金融呈爆發、幾何量式增長。據中國銀行業協會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銀行業網上銀行交易總額超過1000萬億元,同比增長22%;手機銀行交易總額近13萬億元,同比增長更高達248%。伴隨着互聯網金融的風生水起,20138月出臺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更明確提出充分利用互聯網等新技術、新工具,不斷創新網絡金融服務模式。在201311月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又提出了發展普惠金融,也是鼓勵互聯網金融等創新金融模式要發揮普惠的功能。

        在一系列政策利好情況下,非金融機構,例如阿裏巴巴、騰訊、百度、各種P2P的公司八仙過海,各顯其能。一時間,這個寶、那個通、微信紅包滿天飛,其誘人的利率,便捷的方式,在支付、理財、吸存、個貸等傳統銀行壟斷領域全方位發起挑戰。已飽受錢荒困擾的銀行倉促應戰,其備感融資壓力,一場留住客戶,留住存款的沒有硝煙的銀行保衛戰拉開了序幕。

        正當傳統銀行和非銀行系互聯網金融短兵相接的時候,央行突然緊急叫停虛擬信用卡和二維碼支持業務;並且央行大範圍徵集針對《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意見稿)》的意見和反饋,此前風生水起的互聯網金融遭遇了三月寒流。其實,央行的密集舉措意在控制互聯網金融的野蠻、無序的生長,在鼓勵金融創新,逐步深化金融改革的大前提下,希望通過建立明確法規政策,建立良好競爭機制,引導互聯網金融安全、有序、良性發展,使這個充滿活力的金融模式不僅做到對現有金融系統有益地補充,而且提升整個金融業,進而達到深化金融業實質性改革和幫助中國產業合理、有效轉型等多重目的。

        本文通過對國際互聯網金融背景、特點、發展模式的介紹和分析,和同業一起探討有中國特色的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路徑和模式。


        國際互聯網金融發展回顧

        兩類目標人羣。國際互聯網金融是伴隨着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美國互聯網的出現、興起和發展而風聲鵲起的。存在即真理。那麼互聯網金融爲什麼在全球受到廣泛接受和追捧呢?筆者認爲,簡單來分,它主要吸引兩大類目標人羣:其一,非高淨值、被忽視的中小儲戶,特別是小微儲戶(Under-Srved Population);其二,城市精英和年輕追潮一族(年輕包括心理上年輕)。那麼什麼是互聯網金融呢?簡單來說,利用互聯網或移動通訊手段,具備金融機構存儲、支付、貸款、投資、保險(放心保)任何一項或幾項,就可以稱之爲互聯網金融。

        三個原因。就地域來講,可能出乎大多數人意料,互聯網金融在發展中國家掀起金融革命,並不比發達國家遜色,甚至在某些領域和方面,超越發達國家。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個:第一,發展中國家金融系統相對落後,劣勢變優勢,包袱輕,轉換跑道成本低(Low Switching Cost)。第二,貧困人口,被傳統銀行忽略的人羣(Under-Served Population)基數大,金融需要便捷效益大。今天,全球仍大約有25億人生活在每天不足兩美元生活費的窘境中。超過80%的這些掙扎在貧苦線上的人們沒有銀行賬戶、保險、信用記錄與轉賬。金融服務和金融工具缺失,是很多想翻身卻不能翻身的貧苦人羣被牢牢釘在貧苦等級的一個重要原因。傳統銀行忽略這些有強烈金融服務和金融工具訴求的人羣的主要原因就是經營成本和服務成本超過從這些人羣身上所得利潤。

        即使在中國,筆者曾給某非常有名的上市銀行提供過風險管理方面的諮詢,筆者在工作中發現在2012年、2013年,銀行高管和私人銀行客戶,能很輕鬆拿到回報在8%10%以上沒有風險的理財產品,而同期,一般儲戶能爲搶到櫃檯上4.5%回報的理財產品而歡呼雀躍。而互聯網、移動通訊支付以其低廉的先期投入成本和運營成本爲非高淨值,甚至貧苦人羣同等金融服務提供了可能。所以低成本,就成了第三個原因。發展中國家,以非洲的肯尼亞爲例,肯尼亞政府大力推廣手機銀行-電子錢包(M-PESA,允許顧客在手機上存錢轉賬,這對貧困人羣特別有用,尤其是在社會保障系統缺失的國家,當這些家庭在遭受突發的經濟財務困境,例如住院或者房屋失火,參與手機銀行的家庭從朋友圈和親戚處獲得更多財務支持。因此研究顯示,他們能更好地度過困難時期,飲食更健康、有規律,孩子上學出勤率更高。在今天的肯尼亞,有62%成年人使用這種手機銀行金融業務;類似版本,坦桑尼亞有47%家庭參加,烏幹達有26%成年人使用這種手機銀行業務。這種互聯網金融引發的財務互助,精神互助不失爲在社會保障系統缺失的情況下,一種有效解決手段。

        三個制約因素。相比之下,互聯網本身緣起美國,但受到三個制約因素,筆者認爲,並沒得到充分爆發。這三個因素分別是:第一,各利益集團的角力。例如傳統銀行、金融阻力。第二,相對高轉換跑道成本(Switching Cost)。例如,筆者在歐洲銀行工作期間,所有借記卡和貸記卡都裝有芯片,但美國現在還不普遍。第三,監管嚴厲。即便如此,美國的互聯網金融,模式還是引領潮流,比如,被阿裏巴巴全面模仿的亞馬遜,通過自己的平臺,招攬金融機構,向客戶提供金融服務,再有谷歌在開展谷歌電子錢包(Google Wallet)以後,推出了實體借記卡,這樣虛實結合,線上線下,立體營銷模式;再有各種被21世紀雅皮士(Young Urban Professionals)追捧的網絡銀行,這些接受過高等教育、住在大城市、有專業性工作且生活很富裕的年輕人不願意去老調的實體銀行,不願意去ATM機取錢,而熱衷於非實體(Virtual)的網上銀行。下面我們就四種有代表性美國互聯網金融逐一介紹和分析。


        國際互聯網金融經營模式

        第一種模式是純網絡銀行模式(Online Only Bank)。代表銀行是美國盟友銀行(Ally Bank)和美國第一資本360銀行(Capital One 360)。這種純網絡銀行提供24小時銀行,任何地點,只要你有一個能聯網的電腦、IPAD或智能手機,你就能享受到傳統實體、物理網點銀行(Brick And Mortar Banks)全部的服務,即涵蓋活期、定期存款、支票賬戶、退休投資賬戶、教育投資計劃、個人消費貸款和房貸等。由於開辦和運營成本較傳統銀行低廉,純網絡銀行能提供較之傳統銀行高的利率,尤其是當前美國基本上是零存款利率的時候,這無疑對儲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歸根溯源,純網絡銀行其實是國內前一段炒得很火的直銷銀行(Direct Bank)的一種。值得一提的是,純網絡銀行沒必要做到全能銀行,而是可根據自身特點和優勢,在某些領域做精做透做出特點和打開知名度,如美國盟友銀行(Ally Bank)。盟友銀行可能在國內還不太有名,但一提它的前身,很多人就知道了,那就是通用汽車金融公司(GMAC)。盟友銀行憑藉快速、便捷的方式,不僅吸引城市年輕精英一族,而且它專做存儲業務,對存錢金額沒有下限規定,即使是一美元也可以存,並且被廣爲稱道的是它的銀行手續費低廉,這樣一來盟友銀行也吸引了被傳統銀行忽視的大量非高淨值的客戶羣,因此廣受歡迎。另外在監管方面,純網絡銀行的監管等同於實體銀行,在監管上沒有任何區別。

        第二種模式是傳統銀行有機地把互聯網金融爲其重要營銷渠道之一。這種結合,不像我們的一些銀行搭個架子弄個平臺,就宣佈自己的銀行也有互聯網銀行和手機銀行了,發達國家的銀行充分利用大量及時的電子數據,分析客戶生活、消費、金融各個方面的習慣和行爲。例如美國銀行、摩根大通銀行,根據歷史紀錄,針對客戶經常去消費的店鋪,積極主動地提供消費回饋金,客戶一旦到同一家店消費,回饋金就自動返到客戶銀行賬戶上。這增強了客戶黏度和好感,加強了與店鋪的長久合作,客戶也獲利了並更願意多消費,這無疑實現了多贏局面。

        第三種模式是零售業消費金融模式。代表公司是星巴克,星巴克早已不僅僅是一家國際咖啡連鎖店和文化體驗店,星巴克創始人Schultz在再度出山以後,就提出星巴克是一家技術公司。而其中電子商務、移動互聯支付、社交網絡營銷是星巴克實現轉型的三大核心。星巴克在手機應用方面的投入(包括投資移動支付公司Square)和營銷已遙遙領先於零售業的同行,成爲美國移動支付的最大零售公司。支付變得更快捷對零售業來說極爲重要,這不僅能避免客戶在排長隊時失去信心而放棄購物,還能帶動更多產品的銷售,常能引發額外的購物衝動。同時,使用手機移動支付能爲星巴克服務員節省大量信用卡刷卡時間和交易費用。事實上,移動支付平均只需6秒,是櫃檯刷信用卡時間的1/3。移動支付只是星巴克互聯網移動金融龐大計劃中的一部分,這僅僅是個開始。星巴克使用Square移動支付,除了獲得便捷和更低的信用卡交易手續費,星巴克對客戶會員賬戶信息、消費習慣、口味喜好瞭如指掌,而且還能接觸和管理與其綁定的信用卡和借記卡交易數據。在有星巴克數字網絡的咖啡濃香中,不知有多少人正緣此獲得思考靈感,同時憑藉着數字信息渠道與平臺,星巴克可能是零售界最大的贏家,它在無聲處迅速擴展着金融版圖和影響力。

        第四種,貝寶(PayPal)和過後賬單付款(Bill Me Later)在線付款模式。貝寶在2002年被全球最大的拍賣網站易貝(Ebay)收購,從此成爲易貝的主要付款途徑之一。目前,貝寶已經支持193個國家和地區,註冊用戶量超過三億。貝寶是現在全球最大的在線支付提供商,並在許多國家是排名第一的在線付款方式。在2008年,貝寶收購過後賬單付款。過後賬單付款具有類似信用卡融資延期支付功能,對貝寶在線支付是一個戰略性的經營補充模式。筆者認爲,貝寶對於現階段中國互聯網金融,尤其是在監管方面有重大啓示和借鑑意義。貝寶的軟肋或最大的批評之聲就是貝寶經營模式和銀行沒有兩樣,但相應的法規和監管手段卻大相徑庭。換句話來說,貝寶不用像真正的銀行那樣提供給客戶任何安全保護,同時,貝寶也不需要像銀行一樣保持客服或爭議解決等服務項目。但實際上,我們要注意到,貝寶擁有大量客戶資金,進行數以百萬計的金融交易,甚至提供信用卡和借記卡業務。從業務範圍來看,就是銀行。那麼,爲什麼貝寶不被認定爲銀行呢?說來話長,貝寶一直走在銀行監管的灰色區域。根據2002年聯邦儲蓄保險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裁定,由於貝寶沒有符合聯邦政府設立的銀行的定義,貝寶不算作銀行,只算作資金服務機構(Money Service)。不按照銀行監管,問題就出來了,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貝寶的客戶會被突然,沒有緣由地凍結賬戶。一旦凍結賬戶,客戶就要經歷一個繁瑣,複雜的身份確認過程。在此過程中,由於資金凍結,客戶無法進行任何交易,有些客戶聲稱,他們的資金從此就石沉大海了。由於不被界定爲銀行,因此也就不在銀行監管之內,很多客戶反映客服粗暴,合同條款不清,甚至有指責貝寶在僱傭人員方面過於寬鬆,導致一些詐騙案例出現。


        際互聯網金融發展經驗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是大勢所趨,借鑑國內外經驗、教訓和結合我國國情,以下羅列了對我國互聯網金融的四個方面的建議。

        第一個方面是風險隔離。無論是新的被批準的民營銀行還是以後放開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一定要使其成爲一個相對獨立的經營個體。決不能讓一個大企業成爲網絡銀行或互聯網金融公司的控股公司。理由很簡單,主要是兩條:(1)風險不匹配。銀行和金融公司的風險與一般企業的風險和風險管理完全不一樣。這也是目前有很多提議和聲音要把前文提到的易貝公司和貝寶拆分(Spin Off),因爲兩家公司一家是網絡拍賣公司,一家網絡金融公司,風險不同,很難把兩家放在一起進行合理估值和風險管理。(2)表現爲左口袋和右口袋的問題。企業最大的短期風險之一,就是流動性風險。如果控股企業流動性發生問題,而其旗下又有金融公司,很容易產生道德風險。因此,筆者認爲,未來互聯網金融成功與否重要前提之一就是其獨立性。因此,對於監管部門,從一開始,就設定明確的經營範圍和經營規則,這樣監管者才能實施有效監管。

        第二個方面,政府應該大力支持這一金融新生事物。從國外經驗來看,這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好事。墨西哥政府從1997年就開始電子支付系統,光是在減少工資、退休金、福利方面的開支,每年節約3.3%,大約每年節省13億美元。

        第三個方面,傳統銀行應放下身段。清醒地認識到行業壟斷,國家兜底,躺着都掙錢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了。真正做到開放心胸,開放思路,挑戰自我,及時轉型,成爲與時共進的學習型智慧型的21世紀的新銀行。

        第四個方面,認清自身。對於想試水互聯網金融的企業,需捫心自問,從實力到技術到人才再到資金,是不是有把握,有信心,有百折不撓的決心。中國的企業家喜歡追風,看見能賺錢,喜歡一窩蜂追項目,追資源,追行業。結果往往是鎩羽而歸,重複建設,把市場搞壞,結果大家都沒賺到錢。

        總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無疑是我們金融改革一盤棋中重要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儘管道路不會一帆風順,我們衷心希望並且相信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和其他金融改革一定會達到我們預定的目標。

        本文鏈接:http://www.sicklycat.com/product/html/26.html轉載請註明!
        掃描加入
        Copyright © 2015 - 2024 上海多特蒙德中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滬ICP備110279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