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客服熱線:400-615-8698
    多特蒙德中文

    七大創新理論對金融創新的啓示

    2013年12月23日 TAG: 本站

    七大創新理論對金融創新的啓示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先行區和自貿區的金融創新,既要強調並應用科技創新的最新成果,又要通過制度創新爲金融機構的價值創新提供條件,將制度優勢轉化成先行優勢。


    金融創新是自然的歷史過程,既有其內在規律的作用,即由金融資本追求超額剩餘價值的本性決定,又需要外在誘因促成。由於不同國家的自然、經濟、技術、文化、政治生態不同,金融創新的外在誘因和環境就不同,基於不同環境產生的金融創新理論的視角也不同,創新理論的表現迥異:

    一是技術創新論。這種理論認爲,技術創新成果在金融業的應用,是促成金融創新的主要原因。科技創新成果推動金融業務電子化、自動化、數字化和通訊設備現代化,大大縮小了時間和空間的距離,自動提款機、終端機、網上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手段,極大地便利了客戶消費,拓展了金融業的服務時間和客戶空間,加快了資金流動速度,既方便了客戶,提高了客戶效用,又降低了運行成本,實現了價值創新。互聯網實現了全球金融市場一體化,24小時全球性金融交易成爲現實,從而實現了不同國家、不同市場、不同產品間的有效匹配,從而實現全球金融資源的大融合。

    科技創新的集聚並在金融產業的應用創新,促成了金融創新,從而實現科技創新產品創新--客戶創新市場創新產業創新管理創新的循環推進。金融創新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技術創新論無法解釋許多因競爭和政府放寬管制而出現的金融創新。

    二是貨幣促成論。這種理論認爲,金融創新是作爲抵制通貨膨脹和利率波動的產物而出現的,是對衝宏觀政策和市場風險的產物。貨幣促成論解釋了上世紀70年代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出現的多種轉嫁匯率、利率、通漲風險的創新工具和業務,但對70年代以前躲避管制及80年代產生信用和股權的金融創新無法解釋,因爲金融體系、金融市場並不是始終由單一的貨幣因素主導。

    三是財富增長論。這種理論認爲,經濟的高速發展所帶來的財富的迅速增長,是金融創新的主要動因。隨着財富增長,人們對資產安全、財富管理、金融交易都會產生新需求,滿足客戶需求,成爲金融創新的動力來源。財富增長論單純從金融需求角度探討金融創新的成因,沒有考察科技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資源創新、產品創新和市場創新對金融創新的強大作用,因爲制度創新導致的金融管制的放鬆、替代效應即轉嫁利率、匯率和通脹率的各種金融創新都是重要的創新之舉。

    四是約束誘導論。這個理論認爲,金融業迴避或擺脫其內部和外部的制約是金融創新的根本原因。金融機構創新目的在於擺脫或逃避各種制度約束,實現產品創新下市場創新的高收益。金融機構內部約束是爲了保證資產流動性和償債率的匹配,避免經營風險,確保資產運營安全。外部約束主要是金融當局監管的種種管制和制約,以及金融市場上的一些約束。金融機構通過金融創新逃避約束來儘量降低其機會成本增加所帶來的損失,已經成爲自由經濟理論下的本能反應。約束誘導論強調逆境創新,即強調金融企業主要是爲了尋求利潤最大而擺脫限制和約束,在此過程中金融創新內涵過窄,如上世紀70年代的轉嫁風險的創新和70-80年代的產生信用的創新就無法歸納到金融創新範疇中去。逆境創新在中國由於過於強大的外部制度控制和內部制度約束,尚未形成金融文化,因此,先行區或自貿區可在先行先試政策創新的背景下,進行逆境創新與順境創新相結合,推動金融制度的創新。

    五是制度改革論。這種理論認爲,金融創新是一種與經濟制度相互影響、互爲因果的制度改革,金融體系的任何因制度改革而引起的變動都可以視爲金融創新,從微觀層面是爲了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宏觀層面是爲了穩定金融體系。

    全方位的金融創新只能在受管制的市場經濟中出現,中國是金融創新最好的制度土壤。改革開放過程中,中國政府對金融領域的管制和幹預行爲,就暗含着金融制度領域內的創新。當市場活躍、經濟相對開放以及管制不很嚴的經濟政策下,政府的管制和幹預直接或間接地阻礙着金融活動時,先行區和自貿區的金融創新就應運而生。先行區和自貿區金融創新將出現各種規避和擺脫管制的金融創新行爲,這些金融創新行爲對貨幣當局現有貨幣政策不匹配時,政府必然要採取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制度創新,以促成先行區金融創新。

    制度改革論將金融創新的內涵擴大到包括金融業務創新與制度創新兩方面,但將制度創新與金融創新緊密相連,特別是將帶有金融管制色彩的規章制度也視爲金融創新,這可能將以創新名義開啓管制之門創造條件。先行區在提供金融制度創新的同時,要防範以創新名義塞進過多的金融管制的內容,造成制度倒退。

    六是規避管制論。這種理論認爲,金融創新主要是由於金融機構爲了獲取利潤而回避政府管制所引起的。許多政府管制與控制,實際上隱含的尋租稅收,阻礙、限制、壓抑了金融機構從事已有的盈利活動和利用管制以外創造利潤的機會。金融機構通過創新來逃避政府管制,減少管製造成的贏利機會的喪失和管製造成了成本的提高;當圍繞利潤最大化的金融創新危及金融穩定與貨幣政策時,金融當局又會加強管制,新管制又會導致新的創新,兩者不斷博弈、相互作用、相互推動金融創新過程;管制與規避管制所引起的創新相互交替,形成螺旋式辨證發展過程。先行區和自貿區的金融創新,是制度創新先行的創新,是制度創新、管理創新、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的綜合創新,已經突破了規避管制理論的範疇,因此是更徹底、更完整、更系統的金融創新。

    七是交易成本論。這種理論的認爲,金融創新的核心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即交易成本的降低是金融創新的主要動因:一是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創新是否具有實際價值的標準,二是金融創新是科技創新導致交易成本降低的反應。

    從上述金融創新理論看,各種理論確實能說明一定時空跨度內金融創新背後的生成機理,但都偏重於某個側面,類似盲人摸象,只顧其一不顧其它,或從科技創新、或從規避管制、或從降低成本來分析金融創新,缺乏將宏觀、微觀層面以及供給、需求因素結合起來的綜合研究,這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理論具有片面性,無法指導先行區和自貿區綜合性的先行性以及全局性的金融創新。除約束誘導論外,其他金融創新論都忽略金融創新目標是價值創新即降低成本滿足需求提高效益這個核心。科技創新與應用創新是金融創新的外部條件,若沒有價值創新的動機,金融機構不會將科技創新應用於金融創新。約束誘導、規避管制論都強調金融管制是金融創新的逆境推動或逆境上緣,但如果金融機構沒有價值創新的衝動,就沒有通過創新規避管制、增加收益的慾望,金融創新也會胎死腹中。

    因此,先行區和自貿區的金融創新,既要強調並應用科技創新的最新成果,又要通過制度創新爲金融機構的價值創新提供條件,將制度優勢轉化成先行優勢。

    本文鏈接:http://www.sicklycat.com/product/html/26.html轉載請註明!
    掃描加入
    Copyright © 2015 - 2024 上海多特蒙德中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滬ICP備110279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