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客服熱線:400-615-8698
          多特蒙德中文

          電子移動金融:銀行業發展新機遇

          2013年06月25日 TAG: 本站

          電子移動金融:銀行業發展新機遇

           

          來源:上海金融報

           

          銀行業應加快系統升級改造,提升客戶體驗,利用新的科技技術促進金融創新。特別是對於移動銀行業務,區別於傳統的銀行服務渠道和方式,以其更佳的便利性、更強的競爭優勢受到重視。

           

          一段時間以來,中國銀行業利潤增速一直備受各方關注。受中國經濟弱復甦帶來的經營環境不確定,及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等多重因素影響,銀行業利潤增速放緩已是不爭事實。日前,安永發布的《中國上市銀行2012年回顧及未來展望》報告指出:隨着中國上市銀行盈利增速進一步回落,銀行業已將目光轉向網絡金融、電子商務、移動銀行這些新的發展契機。是的,這些金融創新或許成爲中國銀行業未來發展新機遇。

          利潤增長能力下降最輝煌時刻或遠去

          515日,銀監會公佈的一份數據格外引人注目。這份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銀行業淨利潤達到368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28億元,增幅13.13%。儘管淨利潤增幅遠高於此前市場一位數的預期,但數據也顯示,銀行業的利潤增長能力確實有所下降。今年一季度,銀行業的資產利潤率爲1.37%,資本利潤率爲21%,分別較去年同期下降了0.06個百分點和1.34個百分點。

          事實上,2012年末國內17家上市銀行的年報數據已經顯示出利潤率下降的趨勢。這些上市商業銀行資產總額在2012年增長15.4%,增速接近於上年同期的16.7%。在資產規模穩步增長的同時,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上市銀行的利潤增速有所回落,2012年度淨利潤增幅爲17.3%,較之2011年同期的29%有較爲明顯的回落。

          前不久德勤中國金融服務業卓越中心發佈的《2013中國銀行業十大趨勢與展望》研究報告則預計,由於經濟增速的放緩、利率市場化的穩步推進、中間業務的回落,以及銀行各項成本與投入的增加等因素影響,中國銀行業2013年的利潤增速或將步入個位數時代。

          此前,中銀國際發佈的《中國銀行業挑戰》報告就表示,隨着經營環境不確定性上升,中國銀行業2013年至2014年利潤增速恢復的可能性不大,預計2013年淨利潤增速爲6.21%2014年將進一步下降到3.71%

          交通銀行早前發佈的《中國商業銀行運行分析與展望(2012—2013年)》也預計,2013年上市銀行淨利潤增速將進一步下滑到7%8%

          其實,就在2011年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利潤創紀錄地達到1.25萬億元、同比增長高達40%之後,市場就普遍預計,2011年將是銀行業發展的頂峯,2012年則是銀行業利潤增速的拐點。去年7月中國銀行業協會在其發佈的《中國銀行業發展報告(2011-2012)》中就預計,2012年,銀行業經營業績增幅可能顯著降低。

          針對去年以來銀行業利潤增長速度開始持續下滑現象,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周昆平分析說:“2012年銀行業盈利增速明顯放緩的主要原因是,宏觀經濟下行、基準利率降低、利率市場化改革提速,以及監管規則趨嚴等,由此導致實體經濟對金融的有效需求下降,商業銀行運行的景氣度顯著下降,與此同時,淨息差承受下降壓力,中間業務收入增長受限。

          其實,從更深層次原因分析,國內銀行業經歷飛速發展的十年後,利潤增速下降已是必然趨勢。回首過往,銀行業獲得高速發展,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徵認爲主要原因是: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金融業也在不斷髮展,這使中國銀行的規模以及利潤都在增長;在此發展過程中,中國金融業的經營結構逐步由間接融資向直接融資轉變,這也促使銀行業不斷地發展。

          2003年國有商業銀行改制以來,中國銀行業經歷了一輪高速增長。而當這些發展紅利漸行漸遠之時,便帶來諸如銀行業生息資產增速開始放緩、淨息差見頂回落、不良資產小幅反彈、中間業務收入增速下降等,經營業績增幅開始降低。加之利率市場化的推進,金融脫媒效應明顯,以及宏觀經濟不理想等,銀行業最輝煌的時刻可能正逐漸遠去。

          事實也正在驗證這個結論:從去年年初開始,所有銀行特別是國有大行,從董事會、經營班子到普通員工,都感受到經營業績增速放緩和風險上升的巨大壓力,業務結構轉型、發展模式轉型、激勵機制轉型、經營理念轉型,已經成爲各家銀行無法迴避的挑戰。

          大力發展電子銀行渠道業務量增長明顯

          有人曾這樣說,電子支付是整個銀行支付未來的發展方向。交互式、開放式的互聯網渠道以其良好的客戶體驗,正在使商業銀行面臨渠道重新定位和整合,並且開始思考如何藉以進行金融創新。

          黃金網上訂,早市、超市、夜市買理財;在線能辦卡,繳費不出門;六大電子渠道(網站、網銀、短信、ATM、電話銀行、信用卡地帶)智能開通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這些以往客戶需要到櫃檯辦理的業務,如今可以自由地在網絡裏的光大銀行辦理。

          打造網絡裏的光大銀行,光大銀行在行動。光大銀行年報顯示,截至2012年底,該行電子銀行對私網銀客戶達634萬戶,較年初增長69%;手機銀行客戶達271萬戶,較年初增長185%;對公網銀客戶達16萬戶,較年初增長66%;電子銀行交易筆數達6.9億筆,比上年增長74%;電子渠道交易金額達17萬億元,電子交易分流率達64%。這是一個驚人的增速。

          2012年,許多銀行大力發展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電子銀行渠道,使網銀客戶、手機客戶數量及業務交易量等,都較2011年有明顯增長。

          數字是枯燥的,卻又是最有說服力的。

          截至2012年末,工行電子銀行客戶達3.15億戶,年交易額人民幣332.6萬億元,業務佔比達75.1%,較2011年提高5個百分點,即每受理10筆業務,就有7筆以上是通過以互聯網爲主的電子渠道完成的;手機銀行客戶數量比2011年末增長54.5%,全年交易額增長近16倍。

          交行手機銀行客戶總數2012年末比2011年末增長80.68%,手機銀行交易筆數達到1889萬筆,比2011年增長403.27%,手機銀行交易量達到人民幣5433.22億元,比2011年增長312.29%

          數字的背後,是各家銀行不遺餘力的努力。如,農行的電子商務銷售支付平臺。2012年,農行試點運行電子商務銷售支付平臺,推廣網上K碼支付和跨行支付產品。依託B2C通用支付平臺、B2B通用支付平臺、基金直銷支付平臺、網上交易市場支付平臺等多平臺產品體系,提供手機WAP支付電話錢包支付等多種支付方式。截至2012年末,特約商戶總數達5850戶,全年電子商務交易金額爲人民幣6548.91億元。

          中行則正在推進智慧銀行建設,近期將實現三方面的創新:一是實現一點接入、全程響應的渠道服務;二是建設協同互動、高效便捷的全球公司客戶服務平臺;三是構建反應靈敏、富有彈性的創新機制。2012年,中行進一步完善涵蓋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自助銀行、家居銀行的電子渠道服務體系,2012年末中行電子銀行交易金額達到人民幣91萬億元,比2011年增長32.9%

          許多銀行在電子金融建設中,還努力打造各自獨有品牌。如建行的善融商務。去年628日,建行正式對外推出電子商務金融服務平臺善融商務。該平臺爲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和個人客戶提供產品信息發佈、在線交易、支付結算、分期付款、融資貸款、資金託管、房屋交易等專業服務,由電子商務服務、金融支持服務、運營管理和風險管理四部分組成。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善融商務擁有超過百萬會員,入駐商家已達到1.5萬戶,註冊客戶130萬戶,交易額超過75億元。據記者瞭解,中信銀行在今年3月推出了金融商城。浦發銀行、上海農商銀行等都在建設特色化的電子商城。

          而作爲2012年率先在國內發佈招商銀行手機錢包,爲消費者提供銀行卡與手機合二爲一的最新移動支付服務的招商銀行,手機銀行發展速度更爲驚人。

          繼推出iPhoneAndroid版手機銀行,招行於20128月創新推出iPad銀行,目前下載量已突破60萬次。手機銀行用戶羣、交易量、手機支付發展迅猛,截至20121231日,手機銀行簽約客戶總數已達966.49萬戶,同比增長115.03%,其中活躍客戶達到270.97萬戶;累計交易(不含手機支付)1300.26萬筆,同比增長505.05%;累計交易金額達人民幣4059.34億元,同比增長241.86%。手機支付累計交易5779.51萬筆,同比增長435.19%;累計交易金額爲人民幣108.78億元,同比增長347.29%

          第三方支付風生水起銀行發力移動支付

          互聯網在興起之初,人們總是會問:互聯網會改變什麼?而今天,這個問題恐怕已變成:互聯網不會改變什麼?

          可能許多人還沒有忘記這樣一組數據:20121111日,天貓加上淘寶的銷售額達到191億元,1天實現1億筆交易,成爲中國電子商務網站新的一個裏程碑。是年123日,阿裏巴巴集團宣佈,截至20121130日晚上950分,阿裏巴巴集團下的淘寶網和天貓的總交易額已經突破1萬億元大關,佔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近5%

          這是一個令銀行業汗顏的數據,更讓銀行業尷尬的是,在11”光棍節一天的1億筆交易中,使用支付寶快捷支付的交易筆數爲45.8%,使用傳統網銀支付的只佔23.2%

          面對互聯網這種新工具、新方式和互聯網企業咄咄逼人的新挑戰,時任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此前拋出驚人之語:如果傳統銀行不改變的話,它們就是21世紀一羣要滅亡的恐龍。

          面對互聯網支付企業在支付領域的攻城略地,面對支付這塊大蛋糕,許多銀行放下身段,開始與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2012723日,交行與阿裏巴巴推出交通銀行淘寶旗艦店,首期開放的內容包括貴金屬、基金、保險、個人/小企業貸款、貴賓客戶服務、借記卡6個頻道。光大銀行前不久也將銀行最主流的金融產品即存款,搬至淘寶銷售。銀行發現,這樣做能夠給銀行客戶帶來便利,有助於提高銀行客戶體驗和粘性。

          除了中資銀行,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也於去年和支付寶聯合宣佈推出渣打銀行-支付寶快捷支付服務。這是專門針對持有渣打中國借記卡的個人用戶的網上消費支付服務,也是在華外資銀行開通的第一項網上快捷支付服務。

          渣打銀行首席信息官陳立明表示:在物理網點的規模佈局上,中資銀行的優勢非常明顯。而電子銀行的發展和創新可以改變原有的競爭格局。因此,我們不斷加強對移動渠道和網上渠道的投資力度。不管我們有多少個網點,都可以給客戶更好的服務。

          事實上,第三方支付企業與銀行之間的關係本就十分微妙。第三方支付的業務必須依靠銀行開展,通過銀行網絡將個人或企業的銀行賬戶間聯通;另一方面,雖然銀行也提供網上支付的服務,但需要第三方支付機構提供更強大的數據處理及客戶覆蓋能力。二者之間的業務有一定重疊,涉及的不只是手續費分成,更涉及大量的客戶資源。

          目前,以手機銀行爲代表的移動金融支付成爲各方爭奪的下一個主戰場。此前,浦發銀行與中國移動共同開發下一代支付系統,已率先研發成功可取代銀行卡的手機(NFC-SWP),成爲是國內惟一一家將銀行卡完整地空中植入手機SIM卡,並實現諸多空中服務的商業銀行。浦發銀行與中國移動聯合研發的手機支付聯名卡已經歷了實際支付環境中的多重考驗。預計在本月底,客戶在浦發銀行網點即可辦理。浦發銀行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浦發銀行的手機支付用戶和支持手機支付ATM居國內第一位,手機銀行產品在獨立第三方評比中居國內前三位,該行已經悄然完成手機支付市場佈局。

          浦發銀行行長朱玉辰此前曾公開表示,浦發銀行將在移動金融等五大戰略選項上發力。據記者瞭解,本月底浦發銀行將正式發佈移動金融市場形象。

          浦發銀行相關人士對記者說,注重創新的銀行都在移動金融支付領域發力。事實也的確如此。去年11月,中國聯通聯合銀聯發佈了首款NFC手機,並與招商銀行合作推出了名爲聯通招行手機錢包的信用卡手機支付產品。前不久,支付寶發佈了手機軟件支付寶錢包。而在此之前,廣發銀行、寧波銀行等多家銀行都發布了自己的手機銀行,查詢、轉賬、投資理財等諸多業務都可以直接在手機上完成。

           移動支付將是未來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重要內容。日前,花旗分析師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列出了10項可能徹底改變世界的技術。這10項技術覆蓋能源、娛樂、IT、製造、運輸等領域。其中之一便是移動支付。目前移動支付在日本(普及率高達55%)和新興市場普及率相當高。目前全球手機用戶高達60億。加拿大市場研究公司IEMarketResearch估計,到2016年,移動支付交易金額將增長到1萬億美元。

          2012年,中國移動支付市場發展迅速,全年交易額規模達到1200億元,同比增長151.2%。輿論普遍認同未來幾年移動支付市場將保持快速發展勢頭。

          如果銀行轉型成功,利潤還會增長

           我們身處網絡時代,不要以爲傳統的東西還會安然存在。我們不是要抵制、排斥,甚至仇視,我們需要歡迎它,和它攜起手來共同迎接這個時代。未來,互聯網的發展對傳統銀行的挑戰會更深遠,這主要是過去的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之外,會有第三種融資形式,就是互聯網融資。而傳輸技術、傳感技術、智能終端、雲計算、搜索引擎都在迅速發展,而且容量越來越大。馬蔚華曾以此表示願意直面互聯網金融的挑戰,期望銀行轉型發展。

          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涌現,對銀行業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業內人士對此已有共識。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行長呂家進日前預言,與互聯網相匹配的銀行業務市場規模將爆發性增長,因爲外部環境爲電子銀行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加上移動互聯網的爆發式增長,爲移動金融的快速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特別是智能手機功能不斷強大,使手機能夠成爲移動的銀行。

          安永表示,銀行業應以此爲契機,加快系統升級改造,提升客戶體驗,利用新的科技技術促進金融創新。特別是對於移動銀行業務,區別於傳統的銀行服務渠道和方式,以其更佳的便利性、更強的競爭優勢及更低的運營成本使其日益受到商業銀行的重視,也將是未來將得到迅猛發展的業務。

          安永大中華區金融服務首席合夥人陳凱建議,銀行業目前需要推出能夠滿足客戶期望的移動銀行服務並且加速其發展。移動銀行服務如果要達到成熟應關注以下三個維度:充分滿足客戶對於移動金融服務實時性、便利性及快速有效性等諸多方面的需要,同時能夠建立足夠的安全保障措施以維護客戶數據和信息安全;滿足銀行自身業務發展、應對競爭、盈利及提高運營效率的需要;完善及加強與之相關的IT技術。陳凱說。

          安永建議,隨着利率市場化步伐的加快,銀行業利差將進一步收窄,商業銀行過於依賴淨利息收入實現盈利增長的狀況將愈加難以實現。未來,銀行業需積極轉變經營機制,思考探索未來可持續增長機制,重塑新的盈利模式。

          面對互聯網企業的競爭,銀行必須要改變和創新。創新是中國銀行業重塑盈利模式的重要引擎,能夠推動銀行業加快轉變經營機制。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創新不但是指產品和業務的創新,還包括制度和管理的創新。中國銀行業不但要在技術創新,更要注重理念的創新。陳凱表示。

          堅持改革創新,銀行就不會是“21世紀一羣要滅亡的恐龍,反而可能中生,正如曹遠徵所說,目前銀行業利潤下滑只是階段性的,並不意味着中國銀行業高速增長的時代已經結束。如果銀行轉型成功,利潤還會增長。

          本文鏈接:http://www.sicklycat.com/product/html/26.html轉載請註明!
          掃描加入
          Copyright © 2015 - 2024 上海多特蒙德中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滬ICP備110279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