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客服熱線:400-615-8698
          多特蒙德中文

          電子支付三趨勢:移動金融應用萌生

          2013年03月25日 TAG: 本站

          電子支付三趨勢:移動金融應用萌生

           

          當互聯網圈都在爲移動支付鼓與呼的時候,支付行業內外的一些機構已經在着手優化和改善這些問題,那麼新的一年裏,電子支付的發展又將呈現哪些值得關注的趨勢呢?

           

          10年前應需而生,電子支付已逐漸成長爲整個互聯網最重要的基石之一。支付最主要的作用在於保障了在線交易的成功,培養了用戶、商戶和銀行的互聯網使用習慣,乃至成爲所有商業模式設計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沒有支付,就沒有現在如此繁榮的互聯網商業環境。

          然而,隨着支付概念的日漸走紅,伴隨而來的問題也不少,有些甚至已經影響到根基:作爲基礎服務,支付的商業模式主要依靠規模化效應,盈利狀況一直不樂觀,近年來又涌進來這麼多家公司,連基本的生存都成大難題了;而支付又是個與資金直接相關的高風險領域,不由讓人擔心該行業的惡性競爭是否會波及到整個生態環境的安危。

          問題多了,說明支付的發展已經觸摸到了商業本質。當互聯網圈都在爲移動支付鼓與呼的時候,支付行業內外的一些機構已經在着手優化和改善這些問題,那麼新的一年裏,電子支付的發展又將呈現哪些值得關注的趨勢呢?

          支付寶模式的尷尬

          衆多同質化支付公司的出現加劇了惡性的價格競爭,但客觀上也促進了支付服務的標準化,使提供支付技術和商務門檻大大降低。應該說,當前的電子支付已經滿足了互聯網(包括移動互聯網)最基本的需求,不再成爲發展的主要瓶頸。

          然而,這對於支付工具而言卻意味着自身將會被邊緣化。供過於求的狀況已經成爲現實,雖然支付服務的優劣好壞還有一定的區分,但是價格惡戰卻在逐漸消除這種差異。在銀行電子通道、行業監管方式沒有發生重大改革的情況下,支付公司路在何方?

          以支付寶爲例,其行業地位早已毋庸置疑。但是除了被淘寶和外部商戶調用這樣典型的被動模式以外,支付寶卻與用戶基本沒有什麼主動式的交集。這樣下去,支付寶收銀臺的作用仍然很顯著,支付寶公司的商業價值卻終究有限。其與銀聯電子、快錢易寶、超級網銀有何本質差異呢?京東商城棄用支付寶的情況會否在其他大電商門戶上重演?如果此類情況大面積發生,支付寶公司仍有必要存在麼?

          支付寶其實早已在嘗試改變這一尷尬處境,在自己獨立的門戶上引入了很多應用,如彩票、水電煤民生繳費、信用卡還款等,但終究效果有限——這種週期性商品並不能產生足夠的用戶黏性和商業回報。更嚴重的,這也帶來支付寶定位的尷尬:這些服務放在淘寶上不是更好麼?支付寶等支付公司究竟是電商的朋友,還是潛在對手?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使這個隱隱的矛盾愈發凸顯。

          支付公司靠什麼來搶佔智能機用戶的主屏或次屏?不僅是純粹的第三方支付公司需要考慮這個問題,有着主業大樹作爲依靠的集團級支付公司也同樣尷尬。那些本來就不太暢銷的民生繳費類業務是否要讓渡給主業以增加APP的競爭力?支付公司需要現在就花力氣做個沒人搭理的、只能查詢賬戶餘額和歷史交易的支付APP麼?

          從另一個視角來看,移動互聯網把衆多支付公司拉回到了同一起跑線,某種意義上又變成一種難得的機遇了:以前探索支付應用可算是大公司自發性的嘗試,現在則成了所有支付公司在移動互聯環境下一種勢在必行的轉型了。整個行業都在尋找最合適的方向,移動支付、O2O支付正是這種背景下所誕生的大熱門概念,而我們則要進一步挖掘出響應這種需求的最迫切的應用,我想最直接的莫過於移動金融應用了。

          移動金融應用萌生

          當前支付業界兩種典型的移動客戶端都存在或多多少的職能錯位。第三方支付公司天然擁有着互聯網基因和多銀行通道,卻把力氣花在銷售民生繳費、彩票點卡等自身並不擁有、也無力深耕細作的商品上(實際上這些更適合追求政績的國有公司們去扛大旗);手機銀行則擁有着吸引人的金融產品和銀行卡服務,卻受限於自身客戶羣太窄、經營思路較狹隘,有着天生的發展天花板,而且在銀行內部始終作爲成本中心或技術部門,很難爭取到足夠的資源發展壯大。

          上述兩者的有機融合,就是以用戶賬戶爲中心的移動金融應用的雛形:爲用戶打造貼身的自助金融管家,整合各家銀行(或其他賬戶發行方)分散的流量和產品,提高銀行卡的活躍度,幫助真正的B2C電商做好流量引導。這是用戶、銀行、商戶都需要的服務。例如,任意銀行卡間的轉賬銀行卡營 銷活動指引收支記賬等基礎的產品包裝優化後,就足以使三方共同受益。

           

          已經有先行者在嘗試:51銀行卡管家、卡牛等第三方應用,銀聯手機支付查餘額、手機銀行超級轉賬等金融系客戶端,以及剛剛公測的支付寶卡寶等,都或多或少地意識到了這方面的巨大潛力。然而這還遠遠不夠。我們期待着一個更純粹更堅決的移動金融應用的出現,可能是一家金融系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也可能是個有一定行業地位的衆包型的支付服務提供商。無論如何,這將是一家偉大的移動互聯網公司的雛形。

          需要進一步闡釋一下,移動金融應用看似以移動客戶端爲載體,卻不是隻做遠程支付。通過NFC、二維碼、智能機配件以及與移動運營商的SIM卡結合,同樣可在近場支付領域發揮奇效。這也是在銀行磁條卡向芯片卡遷移的大背景下,廣大中小銀行在髮卡領域趕超傳統大銀行的契機之一。

          當然,向移動金融應用轉型,意味着支付服務從幕後逐漸走到臺前,不再只是商戶與銀行之間的臨時橋樑,而是真正有了自己的商業使命,成爲金融與互聯網協同發展的紐帶。

          銀行勢力的崛起

          比爾蓋茨曾斷言傳統銀行將成爲21世紀行將滅絕的恐龍,該結論未免有些誇張,至少在國內是不現實的。但銀行的電子化能力確實遠遠落後於發展,甚至可以說,正因爲此才造就了中國特色的電子支付業務。

          飛速發展的互聯網徹底顛覆了銀行對持卡用戶的傳統服務思維,使之變得更加電子化、便捷化和個性化。網銀是第一個因互聯網推動而標準化的銀行通道能力,接下來會是什麼呢?快捷無卡、IVR語音、代收代付、空中髮卡……無論如何,銀行的電子通道將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標準化。另一方面,這些電子通道的承載能力、安全保障、產品易用性、資費定價方式等需要大幅優化,才能滿足 80後、90後主流用戶急速膨脹的消費需求。

          各大銀行的支行爲了存款或其他競爭性資源近乎無底線地放寬接入限制、調低接入價格,良莠不齊的電商和第三方支付公司產生了相當可觀的交易規模,卻也透支了這些電子渠道的生命力,特別是安全性得不到可靠的保障。某些惡意公司的技術漏洞可能會影響使用同一類通道的所有同行,進而威脅到整個互聯網的發展。

          這個問題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視,優秀的電商和支付公司可幫助銀行,一起重新梳理和規劃銀行電子渠道的接入和使用規範,並劃定出合適的成本空間來作爲銀行升級和創新的動力。

          過去,電商和支付公司爲了在快速發展中儘量不受銀行限制,創造出虛擬賬戶,現在看來其普及程度、戶均餘額、合規安全性、盈利模式等在業務發展中逐漸觸摸到了天花板。隨着銀行電子渠道能力的加強,我們看到支付公司已經有這樣的趨勢,將虛擬賬戶作爲銀行賬戶的一種營銷補充,而非用戶資金的中轉主體。這樣,支付公司與銀行也就避免了無謂的競爭,而以一種互相補充的方式更好地合作和發展。

          監管方式需要調整定位化繁爲簡

          支付作爲離錢最近的非金融行業,在國內的信用環境下確實是需要加強管理的。人民銀行承擔了這一重任,然而當前的狀況卻並不樂觀。

          人民銀行以支付業務爲對象開展監管是一種管理上的錯位,很容易陷入用傳統機制制約新興業務發展的僵局。支付業務是響應市場需求而誕生 的,天然多變而複雜,其類型和模式根本不可能定義清楚。例如在人行《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中規定的三大類八小類支付業務中,貨幣匯兌已不復存 在,移動電話支付始終給不出定義,互聯網支付與其他業務明顯不在同一維度。即使是操作模式相對清晰的業務如銀行卡收單,對業務行爲直接進行規定也只會遏制其創新。更別說是其他仍在不斷演進變化中的支付業務了。

          人民銀行需要換一種視角,從所擅長的金融領域出發,提煉支付業務涉及到的核心金融能力,在此基礎上對其使用方式進行規範,並根據市場發展及時地調控,例如銀行通道的開放接入、用戶商戶的信用認證、資金流向的記錄管理以及可聯網通用的各類基礎設施等。在後續出臺的相關辦法徵求意見稿中,我們看到人行已經有所考慮,只是還需要進一步明確,並配合相應的監控和獎懲措施來保障執行。

                  (作者爲前中國電信支付公司產品總監)

          (文章來源:商業價值雜誌)

          本文鏈接:http://www.sicklycat.com/product/html/26.html轉載請註明!
          掃描加入
          Copyright © 2015 - 2024 上海多特蒙德中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滬ICP備11027956號